11月19日晚,奇虎360董事长周鸿祎在中国政法大学做了场演讲,题目是,以下是他演讲的录音整理,供大伙参考。
周鸿祎:其实今天他们给我定的标题有一点怪,我看到标题要攻击一些人,我还是稍微换一下标题,我讲一下革新。
中国目前改变了,大伙刚过世那年大伙看乔布斯传,你要不谈、不看就out了,中国计划要培养20个乔布斯,这是不可能的,之前大家都学乔布斯穿牛仔裤,你要不学乔布斯的样子都不好意思在这儿混。
恕我直言,在中国是培养不出来乔布斯的,假如哪个说是乔布斯哪个就是赝品,为何中国没乔布斯,大伙想一下,假如你真的看了乔布斯传,你真的去知道这类人的一些性格,一些个性,你想想假如真的乔布斯生在中国,他能幸存到多大岁数呢?我估计小学时期就给人打去世了。
他也进不了大学,也会找一个工作,早就被领导视为异类。
在中国我到处讲革新,革新在大家国家是被说烂的词,大家也想革新,真的到硅谷看一下,你再看一下中国网络,大家还是缺少真的的革新,这个缘由是为何?两个方面是什么原因,跟大伙简单的推荐一下。
第一,中国缺少革新,包含网络里,我感觉非常重要是什么原因就是大家的文化致使的,我一直都不怀疑说在中国有这么多的青年,譬如今天来都是九零后吧,还是95后啊?反正八零后已经粉墨亮相,他们已经30多岁了,85后开始走向社会。
在美国你可以看到,大概硅谷每5年10年,基本上它会有一批新的创业人士粉墨亮相美国今天隶属新一代的硅谷,不少都是八零后不少都是Facebook的扎克伯格,他为了追女孩,泡不到妞就做了一个Facebook,一不小心就成功了。
但在中国你有没感觉,坦率地说这几年,在网络上横行的都是土豪,还是这批70后的人,别说八零后、85后,是大家青年不够出色吗?不是。
大家以85后为例子,85后大概上小学的时候,电脑在中国开始普及了,85上大学的时候,网络在中国也差不多开始普及了,论聪明才智,大家中国有这么多的人,有十几亿的人口,根据人口来讲出类拔萃的会不少,但中国网络老梆子菜这么多,就好象一颗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就要有环境。
大家过去在中关村混的时候特别的感慨,大家说过去不成功是由于没成功的投资,目前有了风险投资,而且中国目前不比海外少,筹资的价格、数目比美国的同行超出好几倍,是否有些钱大家就有革新呢?其实不是的,大伙仔细想一下,我一个人觉得非常重要的问题是大家缺少一下对革新宽容和理解、支持的文化,什么是文化呢?这东西说起来特别的悬乎,大伙都在谈文化,其实文化就是大家每一个人内心对一件事的怎么看。
举几个例子,你会发现大家的文化,今天的价值观甚至大家主流的价值观跟革新大概是相背而行的。
譬如革新是做一件必然会成功的事情吗?大伙想一下,假如美国时尚一个项目,你也想抄袭一个,这个东西在中国非常时尚了,都在谈O2O,谈网上购物,老太太说老伙子你做这个非常时尚,这行吗。
假如你做马后炮的时候说这个怎么样,其实所有些革新项目开始的时候大伙都不是看好的。
但大家从小同意的教育,大家是一个从众的心理,期望得到其他人的认可,大家干一件事巴不能所有人叫好,才会干,假如大家干一件事情,大伙都说不可以,看不明白不了解,有多少人还想真的去做?包含大家不少人嘴上说革新,但真的去干一件离谱、没找落的事,你感觉有多少人会选择,人天生对不确定性是有恐惧的。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各位毕业的时候更想考一个公务员还是更想到一个大的国企,还是刚毕业想去一个朝不保息的创业的公司去做,有多少人想做出这个决策。
我相信谈革新的时候,都谈的意气风发,每一个人都期望自己成为一个扎克伯格,但真的叫你选的时候,你会求安稳,求一个好的工作环境。
我常常说我有资格可以跟不少的创业人士交流,包含创业人士想听我讲一些干货,并非我有多成功,或者说你的创业企业的老总,或者你的股票达到多高的价格,目前的成功太以人的身价、企业的销售额和市值来论成功,但这种并非对革新的支持,我之所以可以如此,由于我是网络里面的失败者,只是我没被他们击倒,正由于也不少的失败,才能给我不少经验的总结,才能使我防止第三去犯同样的错误。
但你想想,真的的革新者要干革新的事,十有八九势必是失败的,成功的概率非常低,假如一做就成功,那就不是革新的。
大家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崇拜成功者,鄙视失败者的。
我想假如我没公司上市我可能不被邀请到这里,当大家这类交给小公司,初创者,甚至失败的人,不少成功的企业都是得意洋洋的出来都是讲我们的成功的故事,极少有人讲自己如何失败的,由于成功的经验没方法推荐,由于是偶然的,只有失败的东西可以跟大伙推荐。
假如整个社会都是成王败寇的文化,大家每一个人都害怕失败,就无人敢革新。
你今天看到的革新事情都是结果,在一个革新成功的背后或许会有十家、二十家公司同样是尝试,但它不成功,甚至对于同样一家公司,你看到360的成功商品,都是探索出来的,都是探索出来的,只是你有时候在外面的人看不到如此的探索轨迹。
所以假如在今天,中国每一个人谈革新的时候,我特别期望每一个人能想一下,我能否从我一个人做起,大家能否改变一些世俗的价值观,能否改变一些对事情的怎么看,大家可以有更多的宽容、支持,所谓的失败者,大家不再以一元的成败、赚钱、资金价值来做唯一衡量一个公司和人的价值观,假如说大家可以不追求从众的心理,大家可以有多元的思想价值存在大家容忍小众的事情,大家可以容忍它的存在,让社会形成一种宽容的心态,大家才可以革新。
惧怕风险、害怕失败,摆脱不确定性,不光是每一个人有,我举一个例子,其实行业里面的不少巨头有一样,譬如在中国网络里,我就不提名字了,免得他们又诉讼我。
譬如大伙都了解行业里大公司,他们确实非常喜欢抄袭,我过去非常认真的跟他们老总聊过天,后来他拍着我的肩膀说,小周啊,你不懂,他说不少事情看不清的时候不要去做,大家这么大的公司万一做不成其他人会笑话的,让小公司去做,他们反正公司体量小,他们先去尝试,他们没做成功就是不对,他们如果做成功了,大家更有资源。
所以我就了解了,他们就走你的路,叫你无路可走,我也特别理解他们的心情,由于他们也害怕失败。
假如大家每一个人都害怕失败,从大公司也就抄袭,那大家不少创业小公司,大伙也感觉我干吗要去独创一个项目,美国有那样好的项目我为何不可以抄一个到中国,你就发现这几年的网络,美国有一个团购中国就是万团,美国出现什么,中国就出现一些小兄弟,你抄我,我抄你,最后就变成了丛林文化,最后看哪个有钱,看哪个的爹比较的硬,最后你发现这里面没革新。
我前两天去硅谷,我就讲一个故事,我大概努力了不少次,通过不少人帮我介绍,我终于努力见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马克.安德森,他没扎克伯格这么有名,他目前在Facebook的董事会上,他首次见到小马克(音)的时候,他非常矜持的说你好我是马克.安德森,没想到小马克说你是做什么的。
老马克是Netscape(网景)的开创者,它是一个失败的案例,1996年左右,他创办了一个公司,他是全世界第一个做浏览器的公司网景,他们当年创造了浏览器,他们开创了新一代,我感觉是当时网络的第一步,浏览器成为上网的入口。
但他们当时也是不只充满了革新的精神,这种革新精神里还蕴含他们要挑战垄断的巨头,当年的Netscape要挑战Microsoft,这被当时看成网络上最大的一场战争(1997),结果Microsoft奋起反击,美国操作系统里Microsoft捆绑了IE的系统,当年Microsoft说,你们只须敢装Netscape我就不给你们操作系统用。
当年Microsoft用这种方法,把Netscape给卖掉了,最后马克就暗然出局。
不少人不记得这个事情,但我感觉马克.安德森是我心目中的英雄,由于他干了两件事情,第一个开创了浏览器,当年假如没它浏览器的想法,也不会有今天大伙用起来这么便捷的网络,也不可能有今天大家基于这种浏览器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模式。
Netscape虽然失败了,但Netscape留下的两个火种,一个是它把内核弄出来,才有了火狐,大伙用的Google Chrome 浏览器也是开元的这个引擎做的,由于有了这类引擎才有了360的浏览器,大家承认,大家的技术是建在他们开元的技术之上。
包含今天苹果浏览器,算分支,也是从当年的Netscape一路分支下来了,假如从传统的市场价值来看,Netscape是一个失败的公司,由于他从当年Microsoft的角逐当中失败了,他虽然也上市了,后来市值一落千丈,从商业来看马克.安德森失败了,即便他们失败了,但他们为这个产业留下了革新的种子,他们给这个产业留下了传统网络的新的开端,这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
第二个非常重要的,假如Netscape被Microsoft干掉了,但Microsoft惹来了一个巨大的事,就是反垄断,美国从来不在乎自己有没大公司,对他们来讲公司越大反而做越邪恶的事情,反而会越控制行业的进步,他们会用反垄断,像一把剑悬在头上,即使某家大公司OUT了,但过5年、10年又会有新的公司出现。
包含当年的欧盟也加入进去,对Microsoft导致了巨大的影响。
拍张照片发给朋友,朋友就能看到,我说这不是发艳招的吗,但这个东西在美国的青少年当中很时尚,所以Facebook就干了件事,就是抄袭了一下,但立刻就被美国的主流媒体和所有些字媒体嘲笑的无地自容,这是其他人的价值观。
你如果在中国,大公司超越了小公司了,小公司死的都不了解如何死的,大公司会让人讲某某公司好,大伙都不想想,大企业的背后不了解去世了多少的小公司。
美国正由于有了Netscape的牺牲,才有了美国网络的兴盛。
当年假如Microsoft借助IE的模式,或者再玩捆绑的模式,或者Facebook出来的时候,Google用一种方法,把它都评比了,那美国的网络会变得跟中国的网络一样的德行。
这样的情况,是可以产生几家大公司,最后这几家企业的价值从什么地方来?就是从市场上的价值转到他们的公司。
牺牲了不少中小公司没成长的机会,小公司没出头的机会,它牺牲了一代人、两代人,使得大公司获得了行业的垄断,对于他们来讲是幸福的,他们过去公开的在媒体上说,最好期望这种格局50年不变,永远几家维持一种均衡,甚至互相之间维持均衡,你不进入我,我不进入你你不要做搜索,我也不要做AM,所以这就是中国和美国非常大的不同。
回到刚刚的问题,我这次见到马克.安德森,他非常惊讶,说我为何想见他。
我说我只想说两句话,一个是我比较感谢你,我当年用的第一套浏览器就是nets,我不管它成与败,但它给我一个很大的理念,浏览器是一个巨大的成功,360主要挣的钱就是靠浏览器,所以我表示感谢。
事实上讲完文化,我刚刚不自觉有一点抛题,其实我讲中国网络巨头的垄断环境,我想举几个具体的例子,我近期看出了一本书,就是怎么样演讲的更好,告诉你怎么样演讲,假如根据这个我感觉我是不符合的,我原来特别不喜欢讲故事,仿佛痛说革命家史。
其实我举一个例子,360最初的时候,至今都有不少人对大家干的事是不理解的,非常疑惑,你为何干免费杀毒,你为何干免费安全,不只在最初的时候大伙不相信,在大家上市的时候,你了解大家遇见了非常大的挑战,就是中国网络公司原来去美国上市,一般有一个潜规则,在美国不管如何要认一大哥,在美国找一个成功的公司,说我是中国的Google,但美国人非常不错理解,这句话非常不错理解,所以在美国路演就特别的容易,纷纷说我是中国的亚马逊,我是中国的Google,你要找不到一个美国的大哥去上市,大家在赛门铁克、麦咖啡,我确实不了解,他们做软件做了一辈子,他们就要把一个软件卖给你,你不交钱就不能。
大家的模式是彻底的免费,安全大家觉得是一个网络的基础服务,它就应该和邮件、搜索、通信、聊天一样,就是每一个网民都要得到的基本服务,所以大家当时找不到如此的一个参照性。
在欧洲当时有几家做免费杀毒的厂家,什么AVG,他们常常给你假免费,譬如给你一个商品的免费,杀的时候说交钱,或者用高级版本,交钱,我觉得它的免费不是最彻底,所以大家当时真的非常难找到一个模式。
后来好容易,费了半天劲,让美国人同意了,去年大家让人做空了8次,做空的人也相信说周鸿祎是大骗子,说免费杀毒,大家是去年被做空不少的,但做空没做动的。
至今我在国内见到不少人,说360非常不错,我天天都在用,但你能讲一下如何赚不赚钱?需要我讲解吗?(回答:需要。
)你就会发现,当你真的做了一个非常特立独行、独一无二的事的时候,你发现想得到大伙的理解是挺难的一件事,所以有时候你要去做革新,我感觉有些时候不是能力问题,是勇气问题,大伙都说你不可以,大伙都感觉你有问题,这个时候你能否有足够强壮的心理,你可以坚持你的信念。
你们再想一想乔布斯在斯坦福的讲话里面,为何他说follow you heart,你要坚信你做的事情是对的,就像大家坚信在中国网络卖安全软件是没进步的,大家安全做得好帮大家安全凝聚了巨大的用户两,在安全上大家推荐浏览器,使得大家获得浏览器的巨大流量,你可以作浏览器里面做搜索,可以玩页游。
所以大家在浏览器里面推广大家的搜索,大家比较容易变成第二竞价索。
大家改变了搜索的市场格局,大家也是前几大的页游的联运平台,大家几乎和所有些页游公司合作,推荐大伙玩页游,大家来赚钱。
就像不少人不理解,他一定不收费,他将来在微信里面推荐大伙玩打游戏,给大伙推荐推荐电子商务的商品,你会发现它一年也可以挣到上百亿。
当大家杀毒软件被认同了,也上市了,得到了世俗的认同。
当初的360推免费杀毒的时候,大伙不认同。
2008年首次大家发杀毒软件,像在行业里面扔了一个重拳炸弹一样,当时行业都疯了,为何?当时有杀毒厂家就给我打电话,半夜里,阴森森的说,周鸿祎你了解你做了哪些吗?我还想抖一个机灵,我说我了解,我动了你们家的窝窝头,我说我砸了你们家的饭碗。
他说周鸿祎你砸了大家家的饭锅,不是砸了饭碗的问题,当时大家面临很巨大的重压。
第一从传统,不少人觉得,由于大伙了解在现实日常,真的免费模式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打着不收费的骗子又不少,譬如你们小区忽然来了一个不收费的义诊,不少人会了解后面会卖药,所有人都会警惕。
他们不止是收入免掉了,他们会有十几亿的收入,说大家干了十几年的杀毒,你如何可能免费呢,如何免费得起呢,当时以金山、(音)如此的公司对大家攻击,他们真心的相信说360是一个骗子,他挣不了钱还不让大家赚钱,典型的250,而且他们觉得说360一定在偷用户的银行帐号,要不然他们如何会有收入呢?当时对360不少的谩骂扑面而来。
革新大伙想学也比较容易,那本数《笑傲江湖》里面有记载,革新宝典里面有一个《葵花宝典》,你们有读过,也有练的,有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当时大家不只要颠到对手,大家还要把我们的收入放掉(音),当时我的董事会跟我有急了,有些快哭下来求我了,当时是内外交困,焦头烂额。
当然攘外必先安内了,当时上影了一个电影,2009年最出名的是什么,《叫建国大业》,就是中国革命史的电影版。